
年輕人永遠是改變國家重要的力量。「學生不服從」系列將討論校園事件,從1920年代臺灣文化運動起始,到228事件、四六事件、保釣…至去年講述過的野百合,到野草莓到太陽花運動,不論故事的成功與失敗,都達到臺灣民主質與量的改變。
年輕人永遠是改變國家重要的力量。「學生不服從」系列將討論校園事件,從1920年代臺灣文化運動起始,到228事件、四六事件、保釣…至去年講述過的野百合,到野草莓到太陽花運動,不論故事的成功與失敗,都達到臺灣民主質與量的改變。
台灣八0年代學運經過醞釀期、突破期以及蛻變期之後,發展成兩股學運勢力,一股是台大,從「自由之愛」到「編研會」,主攻憲改路線;另一股是非台大,由「大革會」到「民學聯」,比較偏向社會主義、社會實踐的路線。到了1988年,兩股勢力原本想要尋求整合,但因為意識形態及個人恩怨等因素,在5月4日雙方不歡而散,導致各自為政,學運開始派系化。但到了1990年初,由於國民黨政爭表面化,以及台灣社運呈現某種程度的停滯,譬如:1988年520農運之後,農運走向衰敗的命運,工運也有所停頓,因此,學生運動成為社會唯一期許的方向,導致1990年3月爆發野百合學運,或是所謂的三月學運。
...更多